服务平台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安全预警体系
  •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服务平台  /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产业安全预警体系
中国进出口仍会好于全球;德国从中国进口额创新高;中国成为越南今年首个双边贸易额达1000亿美元的伙伴;
来源:     时间 : 2020-11-18
1、中国进出口仍会好于全球

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周一表示,从后期来看,尽管欧美一些国家面临疫情二次冲击的影响在上升,外贸的增长可能面临不确定性,但总的来看,中国疫情防控成果是比较明显的,企业复工复产、生产运行恢复保持较好状况,即便国际形势有不确定性,但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仍然会好于全球整体的状况。他认为,之所以今年中国进出口情况整体上好于预期,和今年外贸形势有比较大关系。尽管疫情冲击对全球需求造成了不利影响,但同时也有一些需求,特别是防疫物资的需求在增加。中国前10个月包括口罩在内的纺织品出口超过9,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逾30%,医疗器械的增长保持了高速发展。而且在“宅经济”的带动下,相关家用电器、笔记本电脑、移动办公的设备出口明显增加。“在全球供给中断的情况下,中国的国外订单在向国内转移,支持了出口增长,这方面因素对于中国外贸发展的带动作用是非常强的,”付凌晖称。中国以美元计价10月出口同比增长11.4%,远高于路透调查预估中值9.3%,并创下2019年3月以来新高,当时为增长14%;也是出口连续第五个月正增长。(来源:证券时报网)

2、摩根士丹利:世界经济迈向同步反弹

摩根士丹利以Chetan Ahya为首的经济学家表示,世界经济迈向同步反弹,从2021年3月起将会加快步伐。在其名为“V型复苏的下一阶段”预测中,这些经济学家描述来年的前景,在高度支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刺激下,他们预期发达和新兴经济体将一道推动下一阶段的全球通货再膨胀,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将达到6.4%。摩根士丹利在报告中写道,我们的增长预测仍远高于市场普遍预期,尤其是对于美国和新兴市场国家。我们与市场共识之间的区别在于,我们评估了新冠病毒冲击对私营部门风险偏好的影响以及实质性政策刺激的有效性。这家美国银行预测,在更广泛的经济体重啓及现已到位的额外货币和财政支持的推动下,经济将同步复苏。该银行表示,全球GDP有望在2021年第二季度之前重返疫情爆发前的轨迹。我们预计中国将在本季度恢复到疫情之前的轨迹,美国将在2021年第四季度达到这一水平。(来源:搜狐)

3、美媒:对华“技术战”,美国已经0∶1或0∶2

美国《国防》月刊网站11月11日发表题为《在对华技术战争中,美国已经是0∶1》一文,作者为斯图·马格努森。全文摘编如下:

美国在对华“技术战争”对抗中的得分是0∶1,或者可能是0∶2。当中国在过去几十年里对几种关键稀土元素和其他一些战略矿物形成垄断时,美国输掉了一场它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打的重大战役。事实将证明这是一次重大战略失败,因为这些元素是本世纪许多新兴技术的基石。如果没有它们,智能手机——甚至一些美国武器系统——都无法使用。还有争夺5G主导权的战役。“新中心组织”智库发布的一份题为《美国5G的真相时刻》的报告说:“尽管高速互联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但在5G竞赛中,在开发和应用其他诸多变革性技术方面领先全世界的美国落在了后面,中国则在飞速前进。”(来源:新浪)

4、德国从中国进口额创新高

据德国联邦统计署的数据,今年前三季度,德国自中国进口货物占到进口总额的11.3%,再创历史新高。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德国各界一直在讨论要减少对中国的经贸依赖。据路透社获悉的德国联邦统计署最新数字,今年1到9月,德国自中国进口额达到了852亿欧元,较去年同期猛增了5%。于此同时,德国进口贸易总额却因全球新冠疫情下跌9.3%至7511亿欧元。此消彼长之下,自中国进口额占比也再创历史新高。德国外贸协会主席伯尔纳则对路透社表示,德国的贸易伙伴应当更加多样化。“新冠疫情和中美贸易战说明,供应链必须要多样化。这并不是说要把供应链搬回欧洲,而是要打造一张欧洲的自由贸易协定网络。”他同时认为,现在就断定更加依赖中国未免有些夸张,“最好还是等到疫情过去、全球产业链恢复之后,再来分析届时的外贸数字。”德国墨卡托中国研究中心学者曾林也认为,德国企业对中国进口产品的依赖性其实并不高,大量从中国进口的依然是消费品以及电子产品;对于工业界而言,只有少数领域依赖来自中国的制药上游原材料以及电子元器件。不过,曾林同时也呼吁德国联邦政府持续关注与中国的贸易状况。“鉴于不断上升的政治风险以及随之而来的供应链风险,政府有必要对可能的薄弱环节提高警惕。”(来源:路透社)

5、RCEP让日本企业对中韩出口受益

随着RCEP签署,日本向中国和韩国出口之际的关税将下调。很多日本企业将从中受益,投资和贸易战略的调整也将推进。不过,关于与各国产生竞争的战略产品,有些关税的取消需要较长时间。日本的对华出口额2019年约为14.7万亿日元,半导体和汽车相关排在前列。根据RCEP,向中国出口的汽车零部件的87%成为关税取消对象,日本的汽车零部件厂商等表示欢迎。向中国出口制动器零部件的曙制动器工业公司表示,“随着关税取消,有助于成本削减”。Arthur D. Little Japan的合伙人铃木裕人分析称,“日本的汽车厂商正在亚洲的基地之间共享零部件,区域内的供应链将易于互补”。在钢铁领域,在热轧钢板等多个品类上,对中国出口时的2~6%关税将被取消。日本的钢铁企业向中国出口热轧钢板,在当地加工后向汽车厂商供应。JFE钢铁表示,“如果汽车厂商等的生产变得活跃,销售扩大值得期待”。在中国企业加强高性能产品国产化的背景下,还具有关税取消花费较长时间的一面。在绝缘材料领域,2019年中国大型企业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跃居世界首位。而在负极材料领域,中国3家大型企业占全球份额的5成。在面向韩国的出口中,气囊和电子类零部件等汽车相关的78%的品类将分阶段取消关税。农林水产品与工业品相比缩小了关税的下调幅度。顾及到对自由化敏感的各国农业团体等。日本将大米和小麦等“5个重要品类”排除在进口关税的削减和取消对象之外。(来源:日经中文网)

6、中国成为越南今年首个双边贸易额达1000亿美元的伙伴

据越南海关总局统计,至10月底,中越双边贸易额超过1035亿美元,中国成为越南今年首个双边贸易额达1000亿美元的伙伴。其中,越南对华出口379亿美元,自华进口656亿美元。多年来,中国在越南200多个贸易伙伴中位居榜首。据越南海关总局统计数据,中越双边贸易额已连续两年超过1000亿美元。(来源:商务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