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国内首份《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受技术性 贸易措施影响评估报告》在沪发布
来源:     时间 : 2019-12-25

以“应对国际经贸风险,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19年长三角生物医药行业公平贸易及产业合作发展论坛”12月12日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指导,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主办。国家商务部世贸司代表丁涛、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二级巡视员孙嘉荣、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王茂春、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秘书长朱斐等到会并致辞。来自全国生物医药行业、企业代表近200人参加论坛。
论坛由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会长傅大熙主持。

记者从论坛上获悉,近年来,我国医药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伴随着新一轮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供给侧改革,我国医药领域创新驱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质量效益稳步提升,外贸结构持续优化。2019年1-9月,我国医药进出口额1074亿美元(这一数据已经接近2018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23.09%。其中,出口额5 4 8 . 4 4 亿美元, 同比增长1 3 . 1 3 % , 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速; 进口额5 2 5 . 6 8亿美元,同比增长35.5%,对外贸易顺差22.7亿美元。同时,由于世界局势动荡、我国正面临着复杂而严峻的贸易保护形势。给我国医药行业、医药贸易造成了潜在的负面影响。除传统贸易调查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已经成为影响国际贸易范围最广的非关税措施,成为仅次于汇率、关税的第三根出口“拦阻索”,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广泛而显著的影响。据统计,2014年至2018年,各国发布的生物医药相关的TBT通报总计达296项,其中生物医药产品共有八个领域遭受了TBT通报,主要包括化学原料药、生物制剂、化学制剂、医用耗材、电气医疗装置、医疗辅助器具、医学影像设备、医用家具。在今天的论坛上,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主编的国内首份《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受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评估报告》将发布。报告关注了生物医药行业的企业,反映了在当前国际经贸环境下,上海生物医药行业受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情况,并分别从企业、行业、政府层面提出了很好的应对措施和建议,对推动全市客观把握外贸环境的整体形势,对未来在产业预警、风险防范和止损减损方面工作的有序开展奠定了基础。
上海市生物医药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陈少雄代表协会发布了国内首份《上海生物医药行业技术性贸易措施影响评估报告》。
报告指出,技术性贸易措施给上海出口贸易带来广泛而显著的影响。据统计,近十年间共有31.7%的上海出口企业遭受过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平均每三家出口企业中就有一家受此影响。生物医药产业是全球竞相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也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主攻方向。2014-2018年,上海市生物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从873.5亿元增至1176.6亿元,年均复合增长7.7%;医药工业出口交货值年均复合增长10.8%,进出口贸易稳步发展,在上海出口产品总量中始终保持稳定份额。生物医药行业因其自身特点,以及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结构的特殊性,在实际的贸易过程当中容易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报告以贸易引力模型为依据,将主要影响因素和影响大小分两部分论证。

结论表明: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相较于其他贸易条件而言是影响我国生物医药产品出口的显著因素,且视国别以及行业不同具有很大差异;取消不合理通报影响后,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的出口有22.1%的增长空间。
上海科学院新经济与产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中心、上海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施楠发布了《上海生物医药行业产
业国际竞争力报告》。论坛还分别邀请了上海市金茂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何永哲律师,复旦大学宁波研究院副院长秦晓瑞博士,中国药科大学教授、江苏省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会青年委员会委员张娟博士分别就《新贸易形势下生物医药企业走出去进程的法律管控》,《围绕加强区域联动,推进长三角生物医药产业合作》与《长三角区域生物医药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主旨演讲。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主题,特邀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朱斐秘书长、上海WTO事务咨询中心张晓朋博士、江苏省生化和分子生物学会王旻理事长、上海创诺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张华总裁、上海医药进出口有限公司韩惠兰副总经理、上海海关学院王永亮老师展开了热烈讨论和专业交流。来自全国各地相关部门和企业聆听行业大咖的精彩演讲,共同分享长三角区域生物医药行业、企业防范和应对国际经贸风险的经验与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