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展望医保体系变革(下)
来源:     时间 : 2018-04-16

从初生婴儿到百岁老人,每一个人的生老病死都可能与医保管理产生关联。社会保障网面临着从门诊看病到老年人照护等一系列不断增长的需求。面对未来,老百姓期待医保管理工作有更多的新气象、新作为。

??■“指挥棒”将更加醒目

??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申曙光认为,将针对不同群体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制度集中在统一的部门管理,有利于其更好地衔接、补充,更好发挥整体协调和政策导向作用。

??业内专家普遍期待的是,新组建的国家医疗保障局集药品支付、药品采购、定价、管理于一体,能够进一步增强医保的话语权,变过去被动支付为主动支付,从根本上促进药价改革。

??这个“指挥棒”作用在过去两年的改革实践中已有成功探索。分别由原国家卫生计生委、人社部主导的两次国家药品谈判工作,均以医保准入为条件,前后实现了3个、36个高价药品的大幅降价,价格下降幅度最高的药品达到70%。以此为起点,业界普遍期待基本医保能够发挥战略购买者的作用,形成医保药品支付标准,从而挤出药品流通领域的水分,给患者省钱、让医保减负。

??对于新组建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商业保险公司也特别关注。某保险公司健康保险事业部负责人近日频繁参加医保有关的学术活动,一方面了解医保政策走向,另一方面也展示商业健康险在医疗保障体系中的作用。

??根据该保险公司的统计,2017年,全国商业健康险的收入为4389.5亿元,赔付支出为1294.8亿元,这两项数据分别为2017年全国基本医保基金收入、支出的24.99%、7.38%。上述人士表示,当前我国商业健康险专业化程度较低,由于产品设计复杂、免赔条款较多,起到的保障程度有限。同时,商业健康险在我国医疗保障体系中的发展仍不充分,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险在今后还有更大的合作空间。

??如何合作,已有实践。“这几年我们创新体制,把基本医保和商业保险结合起来,运用‘大数法则’,放大资金效应,使更多的人享受大病医保,去年就达到1700多万人。”在今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要求,今年要提高的财政对基本医保的补助资金,一半用于大病保险,至少要使2000万人以上能够享受大病保险,而且扩大大病保险病种。同时,要通过发展“互联网+医疗”、医联体等,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让更多的大病患者能够方便得到优质医疗资源的服务。

??“这些要求与导向,就是商业健康险今后发展的方向。”上述人士表示,随着民众医疗保险意识发生变化,在未来商业健康保险也将成为很多人的必需品。衔接医改,融入健康中国建设,商业健康险的发展也要看国家医保局的“指挥棒”。

??业内专家表示,可以预见,国家医疗保障局将成为“游戏规则”和技术服务标准的制定者,指引各相关参与方共同服务大民生。

??■加强研究“谋定而后动”

??医疗保障的核心功能是管好、用好老百姓的救命钱。业界普遍认为,随着国家医保局成立,结束医保管理体制分割的局面,将有利于扎紧看护基金安全的笼子。“对于医疗保障制度体系而言,统一的国家医疗保障局将使行政效能得到极大提升,将消除资源分割格局及其带来的浪费现象,从而使医疗保险基金使用效率得到提升。”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说。

??安徽省卫生部门负责人于德志表示,对国家医保局,社会各方都有很高的期待,希望能够全面解决当前分散管理带来的问题。从医改的角度,当前较为急迫的是任务是推进支付方式改革、完善报销目录等。从长远来看,如何应对老龄化、慢性病发病率上升,以及医学技术进步等带来的医疗费用快速增长问题等。

??今后需要基本医保花钱的地方还不少。比如,随着国内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数量的逐渐增多,长期照护险已经在15个试点城市和两个重点联系省份开展试点,并有望在今后成为一项单独的保险制度。在国内试点地区,长期照护险覆盖的是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参保人群,主要通过优化职工医保统账结构、划转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结余、调剂职工医保费率等途径筹集资金,实现筹资渠道的多样化是现实的难点之一。

??“医保改革既要控制费用、确保基金安全,又要保证医疗质量,使医患双方满意,每一项工作都要深入研究、科学论证、大胆创新。凡此种种,都需要较强的医保相关政策研究来支撑,谋定而后动,有力支撑健康中国建设。”于德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