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中心

智能工厂调查丨保障药品质量,减少人工干预! 跨国药企增设数字经理岗位、加大数字化投入
来源:     时间 : 2023-04-21

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生物制药生产基地正借助中国数字化转型战略机遇向“智能工厂”迈进。去年6月,勃林格殷格翰“智能工厂”项目一期在浦东张江落成,智能技术、数据分析和连接设备的应用在提高药品生产效率的同时,将进一步降低人对生产环境和生产过程的干预,保障和提升药品质量。



减少人工干预 保证“绝对清洁”



勃林格殷格翰是中国首个且目前唯一一个能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生物制药合同生产服务(CDMO)并拥有商业化产品的跨国公司。2019年,国内首个委托合同生产上市的创新生物药就在其位于浦东的生物制药基地诞生。



与化学制剂的生产不同,生物制药基于哺乳动物细胞培养或微生物培养,其产品通常是结构非常复杂的蛋白质,由数十个乃至数百个氨基酸构成。因使用培养基进行细胞培养,这也容易收到其他微生物的污染,所以对生产环境洁净度的要求更高。



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生物药业工程及技术部负责人李昊介绍,尽可能减少人对生产过程的干预,保证生产环境的“绝对清洁”是智能化改造的一大目标。



勃林格殷格翰新落成的智能工厂项目采用了一次性生产工艺,该技术可以极大程度地避免因清洗、消毒不完整造成的细胞培养污染和不同产品之间的交叉污染。但不可回避的是,在现阶段,生产工艺仍具有局限性,管路的连接工序仍需要人工干预,但每段产线已实现单独自动化运行,并可通过智能化控制进行操作以及对关键参数的监控。



在生产过程之外,智能工厂也通过自动化和网络化,******程度的使用技术手段替代人工干预。从生产现场的员工到管理人员、参观者,都能感受到数字化改造的成果。



“我们所有的动力设施都是可以通过一个屏幕来控制的,所有的厂区的环境数据也都是有实时监视的。”工厂控制室内摆放了近10台显示器,空调、锅炉、生产用的纯水等动力设备均可通过系统远程控制。值班员工介绍,以往他们每班需要巡逻三到四次,但关键工艺设备、洁净动力系统、环境监控系统等设备接入工业互联网后,只用到现场检查一到两次即可,降低了劳动强度,也降低了每天暴露在噪音环境的时长。



http://bgtfile.51ldb.com/sphere/thumbnails/196/981b17f3a8fc4d6cbc846cf04358984a/L.jpg

“智能工厂”内的动力设施均可通过屏幕控制。于玘珺 摄影



减少人工对生产的干预,并不意味着岗位的减少。“数字化改造并没有让人更少了,而是让员工的工作更高效、规范并且化繁为简。”李昊说,当前勃林格殷格翰位于浦东的两个生产基地共有近400余名员工,智能工厂减少了低价值的重复劳动,并为员工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全员参与 让数字化改造顺风前进



作为一家在全球拥有5万多名员工的头部跨国医药公司,勃林格殷格翰自2020年就开始布局数字化创新,拥有行业顶尖的技术和专家团队,相比技术,组织内部和员工的固有思维才是推进数字化的过程中******的挑战。



“自上而下的推广数字化创新,通常会碰到难以落地的局面。”李昊认为,通过培养员工的数字化意识、技能,让每个员工都能成为数字化列车的“小引擎”,才能有数字化的推广和落地顺风前进。



软件开发不只有IT部门才能进行。每个员工是最了解自己岗位工作需求的人,勃林格殷格翰中国试图在内部推广低代码开发平台等低门槛的编程工具,让每个小团队甚至个人都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最适合自己业务的数字化工具,从而配合整个工厂的数字化。



分析科学家严若冰供职的分析实验室,需要在生产前考察样品的稳定性、纯度等,对智能化系统的尝试较多。团队自行编写的化学品管理系统、样品管理系统等,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原本需要2小时的盘库工作,通过系统配合扫码枪,5分钟就能完成。



勃林格殷格翰也在全球范围内推出了“数字大使”项目,目前已经到了第三届,为员工提供为期三周的数字化技能海外培训,参加培训的员工们需要真正完成一个数字化项目作为最终的成果。



此次培训全部利用职工的业余时间进行,相当于增加了20%的工作量,但仍然有不少人报名,最终严若冰与其他四人代表中国区域入选该项目。



“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严若冰说,这次培训把她带到了数字化的大门前,让她了解到了最前沿的技术。



http://bgtfile.51ldb.com/sphere/thumbnails/9c2/1fc0efd45ee942649d1bb84bf7c9d7b7/L.jpg

勃林格殷格翰中国生物制药“智能工厂”生产车间。勃林格殷格供图



加大数字化投入 从本地化到全球化



当前,勃林格殷格翰的智能工厂仍处于数字化进程前期的电子化阶段。与其他行业相比,虽然生物制药工厂的自动化水平以及员工的素质普遍较高,但数字化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面临更多的挑战。



不同于药品的研发和临床研究环节,工厂生产出来的药品将直接作用于病患。“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用在药品质量判断和放行上,必须要慎重、慎重又慎重。”李昊介绍,虽然AI技术突飞猛进,对许多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改变,但在生物制药行业的应用仍面临许多困难。



一方面,AI在药品商业化生产中的应用条件严格,受到“良好生产规范”(GMP认证)、国内外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约束,尚未形成统一的标准。同时,作为CDMO企业,生产中收集到的客户数据在管理和使用上也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制约。如何推动技术与产业以及国内外法规的匹配也是勃林格殷格翰一直在探索的问题。



对此,作为跨国药企,勃林格殷格翰也在本地搭建团队,增设数字转型经理岗位,根据本土的需求,推动技术和数字化项目在本土落地。



徐以志原本是一名负责设备管理、维护的工艺工程师,懂技术又愿意踏出舒适圈的他成为了数字转型经理。针对工厂业务部门提出的难点和痛点,徐以志需要找到数字化的解决方案,并协调资源、把握方向。“智能工厂”项目一期的“云看厂”项目就是由他来负责的,可以让客户在线上360°沉浸式参观生产车间,在疫情的特殊情况下,为国际客户了解工厂提供了新的渠道。“介绍博文发出后,吸引了几百条咨询信息。”徐以志介绍,如今,“云看厂”依然承担着帮助公司连接新的潜在客户的重要任务。



“我们的生物制药基地与全球同步,甚至某些方面走得更快。”李昊说,希望智能工厂在未来的建设中,不仅仅是将全球的资源、总部的力量在国内落地,也能将国内的项目经验、资源推广到国外。未来,勃林格殷格翰中国将在生物制药方面持续投入,在总部数字化与创新的路线及框架下,推动“智能工厂”项目建设,按计划分步推进中国生物制药生产基地达成工业物联网,直至全面实现智能制造的数字化战略目标。



作为上海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共建伙伴,勃林格殷格翰致力于成为引领生物医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企业,推动“中国研发,上海制造,服务全球”。